校长寄语
尊敬的家长朋友们、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烦暑郁未退,凉飙潜已起。今天,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,迎接新的学期。首先,我代表学校向新入职的老师、新录取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!欢迎你们加入多邦这个大家庭!多邦高中会因你们的到来更加充满活力,也希望你们能在这里蓬勃生长。
去年开学典礼,我做了题为《中华有为,多学兴邦》的发言,用我国优秀企业华为来和全体多邦人自我激励。今天,我发言的题目为《办绿色教育,做更棒自己!》,目的是让大家体会学校的办学思路,认同学校的做法,形成合力,共同创造多邦和多邦人的美好未来!这个题目包括两句话,两个愿景。
办绿色教育行高效升学
第一句话描述了我校“办绿色教育,行高效升学”的办学追求。多邦高中把为祖国、为党和人民培养优秀的接班人,为社会、为家庭、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作为根本追求,把帮助每个孩子有效成长作为办学宗旨。那么,什么样的教育算是优质的教育呢?诚然,成长就要升学,办学就绕不开升学率,不能很好满足人们升学需求的学校就不是优质的学校!我认为,优质的教育,就是要用科学的方式促进孩子们有效成长、高效升学。而只有激发起孩子们内在的发展欲望,调动起教育主体的积极性,在此基础上,再辅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恰如其分的管理,才能帮助孩子由内而外主动汲取养分、主动生长!而不是仅仅依靠“高压式的管理、高耗时的投入、高强度的训练”来追求升学率。正如有些地方政府追求经济效益,虽然GDP上去了,但当地环境污染了,这种GDP是高代价的,不应被提倡。类似的,以过度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升学率是“灰色”升学率,是我们所反对的!要做更棒的多邦,就要追求绿色的教育,帮助孩子们高效地升学。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,在学校以多邦高中的身份正式亮相的第一年,也就是2023-2024学年,学校办学效果获得了跨越式发展。这一年,不论是老博文的高三学生,还是新多邦的高一、高二新生,孩子们都精神饱满、阳光自信,全年没有新增一名心理不健康学生,还有28名同学从其他学校慕名转入我校。用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黄静怡同学的话来说就是“我求学生涯中最开心的一年”!而这一年的高考,我校139人参考,600分以上6人,高分率位列民办学校第二;重点本科35人,上线率25.2%,稳居民办学校前三;本科95人,上线率68.3%,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。三年前的中考,几所同类学校最低录取分都远超我校录取最高分,毫不夸张地说,多邦高中用中考全市后200名录取分的生源基础,取得了上述成绩。所以,过去的两年高考,多邦学子是我市同类学校中提升率最大的(市教科院数据显示达到69.70%)。而这些成绩都是在不多耗时,不多做题的情况下取得的。这样的办学效率,更加激励了我们坚持“办绿色教育,行高效升学”的办学追求!我为能拥有这样一群高效施教的多邦老师感到欣慰!同学们,我更为你们感到骄傲!
做更棒的自己创美好未来
第二句话“做更棒的自己”,这体现了我们多邦人“做更棒的自己,创美好未来”的成长愿景。对于学校、老师、同学,都要力求做更棒的自己!刚刚提到的我校高考成绩,正是学校层面做更棒的自己的完美体现。为什么是更棒,而不是更优秀呢?在汉语词典中,棒的含义有体力强、成绩好、能力大、水平高的意思,更多的是相对自己而言,而优秀是一种自带价值观的评价,也就是说更棒但不一定足够优秀!体现在多邦的办学价值观上,就是相对自己能够不断进步、不断超越,即使咱们暂时还有很多不足,还处于落后位置,但只要不断进步,不断超越自我,做得更棒,就是成功。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,只要你做得更棒,就能建造自己成功的城邦!那么,怎样做得更棒呢?这就要提到我们的校训“明德 循理 笃实 出新”。
明德
要做更棒的自己,首先就要明德——有渴望成功的价值观,有积极主动的态度。“明德”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中的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。中国传统教育首推美德教养,倡导“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、忠孝勤廉勇”,而“立德树人”也被我党确立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。德,既有个人品德,也有社会公德,更有家国情怀的大德。一个没有家国情怀、不体谅父母、不愿承担责任的人,很难抵御刺激享乐、舒适躺平的诱惑,也很难克服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与艰苦,最终必然导致学业无成,甚至游手好闲。学校实施德育学分制,开展百里拉练、学工学农、红歌比赛、国学诵读、国史竞赛等多种德育活动,都是基于“立德”的考虑。对于同学们来说,要明确各项活动对自己成长的意义,积极参加各项活动,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,淬炼自己的意志,获取最好的成长养分和力量!正是因为对明德的倡导,我们看到一些同学用15分钟就吃完午餐,赶到教室自发默写单词;有同学又推迟晚餐,把排队的时间用来抓住老师问难解惑……这很小的点滴,说明多邦学子已经激发出了对成长营养的主动渴求,主动性是最可靠的成长保证,是最高效的成长路径!上学期我曾经在一次国旗下讲话中提出了多邦高中“美德少年”十一要十一不要(试行),再此重温一遍:如果你能做到以上条目,学业怎么可能落后?将来不论在哪里工作,都会成为受欢迎的人!
循理
要做更棒的自己,第二就要循理——讲究方法、追求效率。“循理”出自《荀子·议兵》中的“仁者爱人,义者循理”, 意思是要探明事理,遵循规律。一方面,学校各项工作要讲究科学,提质增效,本学期将进一步推行三本制度、课前测制度、过关制度、关注上课抬头率、自习低头率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,就是我们认真分析学习规律的结果。我们研究学生,实施分层跟踪;研究高考分数分布,合理确定总分达标与单科达标的相关因素,以使培优补弱更加有效;研究知识、考点、试题、方法、考试技巧和心理,以优化学科教学系统。比如今年暑假,我们全体老师花了三天的时间集中研究高考试题,从四大维度、十六个层级、108项指标对近三年各科高考试卷试题进行了系统分析,得出了下学年的教学调整优化思路。可见,多邦的领导层和教师团队都特别重视实证性研究,通过深思熟虑的研究和精心的备课来提高教学效率。循理的另一方面,就是同学们要养成探求真知的态度,同时要讲究学习方法,不能死学蛮干。如果你的成长没有达到预期,要么按老方法增加(时间)投入,要么改变方法,恐怕大家都会选择后者吧。所以,我们要经常性反思过往的不足,从方法上进行审视而不是从基础或智力上找借口。学校也会在这方面重点引导,每个年级入学,我们都要尽早落实学法指导或高三复习备考指导,而且细化到各学科、各环节的指导,希望同学们认真领会,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。
笃实
做更棒的自己,第三就要笃实——夯实基础,作风务实。“笃实”出自《周易》中的“笃实辉光,日新其德”,意思是要扎实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。作为老师,要按学校要求扎实推进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。什么叫扎实呢?简单地说,就是不能满足于自己布置了没有、教了没有,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做到位没有,学到点没有,任何事情教师都要督查、评价、反馈、整改。学生则要一丝不苟地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,不仅仅是预习、听讲、记笔记、背诵默写、写作业、订正、复习等,学校安排的每一件事情都自有其价值,学生都要认真完成。比如每天中午午休后的唱班歌,除了赶走睡意,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引吭高歌的时候放飞自我、激荡情感、增强自信。就这一件事情上来说,我们一定要改变不敢放开喉咙开唱的怯场状态,我希望多邦学子在校一千天,唱歌500首……每一件小事情、每一个小目标都扎扎实实地去做,不好高骛远,一步一步走好,目标就会水到渠成,扎实咬定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前提和保障!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在巴黎奥运四分之一决赛时一度以0比2、2比3落后,但他顶住压力,不假设结果,不患得患失,一球一球地拼,一分一分地追,最终逆转获胜,这就是“笃实”的典型例子。
出新
要做更棒的自己,最后就是出新——勇于探索,尝试创新。“出新”源自老子《道德经》的“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”,后演变为“守正出新”,指的是不固守常规,能突破思维、推陈出新,意味着突破和超越。学校、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最终成为独特的自己,都有自己独特的“更棒”。这就需要我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,敢于迎接挑战,面对新问题、面对难题不退缩,只有你第一次面对难题时不放弃、攻克它,然后才有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最终,就会翻过那道瓶颈那道坎,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新问题!最近,网上对奥运网球冠军郑钦文的两次神仙球产生热议,一次她背对球网胯下击球,一次“白鲸回击”,她自己却归功于平时的一次次挥拍。是的,所有的创新都源自扎实的基本功和大胆的尝试,所谓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”,或者“只有念念不忘,才能闪现灵光”。高考中的难度题都是新试题,只刷题,不反思突破,考场上就很难自主调用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;人生从业,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和难题,同样需要用“推陈出新”来解决。2024年我校历史方向最高分冯思忆同学,也曾在2023年高考失利,而2024年高考却考到了613分,涨分近百分。在她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信中,就重点提到她复读一年来长期坚持反思调整,最后高考中超常发挥的心得体会。同学们,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,我希望你们做一个长期主义者,着眼未来、着眼成功,甘于平凡的点滴积累,在稳打稳扎中深学细悟,勇于面对未知的探索,在日积月累中破茧成蝶。
老师们,同学们,“明德循理,笃实出新”不仅是我们的校训,更是我们学校文化的灵魂,要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自觉!不管是学校“办绿色教育,行高效升学”的追求,还是同学们“做更棒自己,创美好未来”的成长愿景,都要遵循这八字精髓,如此,一定能够创造多邦和多邦人的辉煌!让我们一起高呼多邦的口号“有多邦,有多棒!”最后,祝家长们、老师们身体健康、工作顺利、家庭幸福!祝同学们开心快乐、健康成长、梦想成真!谢谢大家!